logo
server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快餐慢食-快餐式慢食文化

快餐慢食-快餐式慢食文化

发稿时间:2015-01-26 来源:台山生蚝哥 【字体:

Slow food慢食主義是一場革命,可是,在香港從來不容易成功,本質上香港人就太快又求快,先天環境也容不下慢吞吞的事物:要慢慢等種子等灌溉等施肥等陽光等收成,不如求其買以不知明名化學肥養大的蔬果好了。就連最低層次——慢慢地吃,我們都很難做得到,所以,快餐文化才這麼容易的落地生根。但用快餐模式去推行慢食文化呢?看似自相矛盾的快與慢,卻有意大利人決意一試。

雖然,這人強調在香港根本沒可能做到慢食,但是,將最傳統、最優質的百分百意大利飲食生活方式帶到這急速的城市,卻未必不可為。

至少,這一刻感動了我將銅鑼灣的EAT.it形容為快餐,也許不貼切。因為我絕對相信沒有快餐店會像這兒一樣,用的每一種食材背後都有故事有歷史,意大利粉不只是手做,還要用上意大利麵粉;意大利蛋的蛋黃,也是每天新鮮打出。就算是乾製意粉,全港也只有這兒才會找到,因為這是老闆特別向百年老店訂做的款式,別家自然沒有可能用得到。這麼認真的自助形式餐廳,幕後老闆其實是著名意大利餐廳Giando的主廚Gianni Caprioli,他將EAT.it定格為意大利大街小巷裏常見的eatery小餐館,希望將真正的意大利飲食文化以較為大眾化的價錢推廣給香港人。

新鮮意國入口小農食材「我當然希望在香港推動意大利的慢食主義,但你要知道慢食的基本是零距離運輸,意思是所有食材都是本地生產,但香港怎麼可能做得到?」Gianni認為做不到零距離食材,那就不能成就完美的慢食餐廳,但打從心底裏,這位十九歲就跟哥哥開燒雞店的意大利人,還是希望在這間佔地六千呎的悠閒概念餐廳裏,展示出意大利美好的飲食文化,像慢食運動發起人Carlo Petrini提出的另一個深層意義:「慢食是注意食物文化、來源和基因的傳承。所以更應該重視小農民和家族企業,因為只有他們願意堅守上一代所遺留下來的文化產物,一直用心保護。」

所以,EAT.it所有食材都是意大利入口,而且全部都是Gianni花了很長時間走入小農莊、小農田、小工場找回來,隨便拿起一樣他都能滔滔不絕說出它們背後的歷史和故事,「像這罐番茄醬,所用的番茄是僅有認證的兩種之一,而且一定在夏季最好的時間收割,你看看成份,沒有任何化學代名詞,認認真真的只有番茄和番茄汁,糖也不下,因為糖本身都是化學物質……」他又拿起意大利食物裏不能缺少的mozzarella芝士,說這種芝士是用新鮮牛奶所做,保鮮期不超過二十天,但他在香港卻見過長達六十天的,「你說怎可能沒有防腐劑?」Gianni很是不屑這些加入各種化學物的食材,所以,他寧可花多五倍價錢,每周兩次從意大利運來最好的食材,為的就是希望香港人知道,甚麼才是最正統的意大利菜。專注 手製意粉限量三十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