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伊利近街近月又多了一個新成員,又多了一家英倫風味的酒館,取名the SAINT,餐牌上就有著一個聖人的黑剪影公仔,然而公仔的下半身卻是魔鬼腳,來一個英式的幽默,這是跟中國民間傳說中酒肉穿腸過的濟公和尚是同一層次的聖人嗎?這間the SAINT並不如名字般正經八百,至少它不希望以正統英國餐廳自居,卻開宗明義要成為一家人見人愛,平易近人的Grastro pub。所謂Grastro pub,是英倫流行的酒館模式,輕鬆如街坊酒館,但兼具潮流酒吧的時尚,是一個可以輕輕鬆鬆嘆靚啤酒和雞尾酒,再配個熱辣美食的好地方。
我喜歡the SAINT深色木桌椅,如果不是預備放得一桌食物,我會選上鄰近行人道的那小高桌。看著那對輕啜凍啤酒的男女,我羨慕著他們的閒瑕,雖然,他們或會垂涎我一桌的美食。我不是聖人,也貪戀口腹之慾,所以面對那一桌食物,我無法自控了。且慢,廳主餐牌的主腦Culinart的Stanley Wong和餐廳主廚Adrian Kavanagh剛好在這裡,還是聽他們說說食物的特色才動手。
題:濃濃的英倫道地牛骨髓
眼前的一桌英式食物,仍然純樸口味,卻又多了精良的修訂。「The SAINT的概念是希望給香港本地食客,帶來地道的英國口味。」餐廳主廚Adrian Kavanagh來自愛爾蘭,對英國口味的食物也非常熟悉。他的個人心水選擇,竟然是牛骨髓!他還補充一句:「跟菇類一起吃,可以吃出骨髓的香味。」實不相瞒,自從試過一次牛骨髓後,實在受不了那過份濃烈的「牛」味,對這食材已敬謝不敏,然而作為食版記者,好奇心又會壓過一切,於是我的叉子又再次在那個牛骨筒中心插下,跟煮過的洋蔥和菇片一同把牛骨髓放入口,咦?我有點意外,那陣牛腥味沒有出現,結果把那牛骨髓清掉。除了這個非常之英倫風味,必不可少的英式焗批,批皮以傳統英國家式製食譜作基底,全部在餐廳自家製,有非常經典的Ale Pie大麥啤批,亦有每天隨機變化的廚師之選,秘製印度辣咖喱肉餡、牛排和雞肉大蔥等,看廚師的決定,我比較喜歡驚喜。
歡樂Tipple Time
這兒叫得酒吧。不得不留意它的酒。除了進口和本地鮮釀啤酒,聽說餐廳在五月左右會在二樓加添一個以Gin酒為主的The SAINT Gin Garden,現在先喝個用Gin酒來調製的雞尾酒。眼前那杯Earl of Clover酒味不濃,但面層的伯爵茶調製的泡沫茶香清新,非常易入口。正想問有沒有四點鐘歡樂時光呢?卻見到餐牌上有兩個未見過的有趣詞語。原來這兒以Tipple Time取代Happy Hour,Nipples是指下酒小吃。那對男女由我進來之前便一直在聊個不停,我把桌上食物都試遍了,卻也不打算動身轉枱了,就這樣慵懶多片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