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rver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横山渔港,见证蓝色经济崛起

横山渔港,见证蓝色经济崛起

发稿时间:2015-08-08 来源:台山生蚝哥 【字体:

  

 

  马松级祖孙三代从事渔船修造业,在当地小有名气。
  台山市荣德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落户镇海湾造船基地的一家以制造石油平台供应工作船为主的中外合资企业。
  由横山旅外乡亲投资的台山市横山永嘉渔船修造厂,助力地方海洋经济发展。
  每逢伏季休渔和台风来袭,本港和香港、澳门及周边地区的渔船都进横山渔港停泊休渔和避风。

 

  横山镇位于台山市西南沿海边陲,东与汶村镇接壤,西与北陡镇隔海相望,北边横着一座小山——横山,南临镇海湾。横山镇于1988年9月24日渔农合并,从汶村镇分出而成立,辖横山渔业和横山两个管理区,1999年管理区改称村民委员会。2000年,设置镇海埠、南朗、北朗、渔业一村、渔业二村、渔业三村6个自然村和横山1个集圩。2001年9月,横山镇并入汶村镇。

  “我回来投资已十多年了,虽然没赚什么钱,但看到家乡人勤劳致富,自己感到很开心,也很欣慰!”台山市横山永嘉渔船修造厂老板马炳裕祖籍汶村镇横山,20岁时到香港谋生,后移民美国,15年前,他回到家乡横山投资办厂。他告诉记者,横山渔港,见证了地方海洋经济做大做强。 

  “撤并镇”后发生三大变化

  台山市汶村镇横山渔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金龙是土生土长的横山人,长期以来担任村委会干部,他和许多横山人一样,见证了横山镇“撤并镇”的历史。

  据梁金龙介绍,横山镇以海洋捕捞为主,兼有农业和海水养殖业。至2000年,全镇有15吨以上的渔船335艘,总吨位5680吨,总功率2.5万匹马力,全部渔船达到起网自动化,部分渔船有雷达导航和彩色探鱼机等先进设备,长期分布在广东沿海、海南、北部湾等海面作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镇掀起发展海水养殖业热潮。至2000年,全镇有180户海水养殖专业户,有鱼排200个、吊养蚝排100个,年产高值优质鱼类500吨,产值3000万元。”今年80岁的退休干部林喜对当年的渔业生产情况记忆犹新。

  梁金龙说,横山镇于2001年9月并入汶村镇,并镇后,横山起码有三大变化,其一是当地居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当初,横山人喝的水主要靠几口井的井水和在附近的大担水库引过来的水库水,遇到干旱,饮水便成了问题。并镇后,政府为当地居民安装了自来水,横山人再也不用担心喝水问题。其二是渔民们结束了世代海上飘流的历史,他们在岸上有固定住所,老人老有所养,小孩可以在岸上读书,彻底解决了他们出海打渔的后顾之忧。其三是渔民在政府的支持下,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过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

  横山渔港台山三大渔港之一

  横山渔港地处台山市西南镇海湾内,是一个天然的避风良港,位列台山市三大渔港之一,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就是粤中沿海渔船补给中心。

  该港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现有纯渔业人口3000多人,渔港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米,拥有现代渔船500多艘,是台山市渔船最多的渔港,陆域面积12万平方米,渔业码头450米,多年来一直为台山市3300多艘渔船以及邻近地区的香港、澳门、珠海、阳江等地渔船来港停泊、交易、避风、补给服务,年水产品交易量约2万吨,已成为珠三角辐射较强的重点渔港之一。

  该港还是渔业生产的后期基地,年产量3万吨的水产品在此冷藏、加工、贸易。同时,渔港的发展还带动了渔区水产品冷冻加工企业、渔船修造企业等工业经济的发展。

  据汶村镇委书记王佳沃介绍,经过近50年的海况变迁,横山渔港港池淤积极为严重,妨碍渔船安全航行。近年来,汶村镇对渔港进行改造、扩建、升级,并进行了多次的整治疏浚,使港池平均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今年6月,汶村镇向台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交了《关于将横山渔港纳入广东省高标准现代化渔港建设规划的请示》,规划将横山渔港纳入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估算约6000万元。 

  渔船修造业已有100多年历史

  在采访中,横山居民告诉记者,横山渔船修造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88年建镇后,乡镇企业从无到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先后办起冷冻厂、水产品加工厂、渔网厂、造船厂、五金修配厂、木器加工厂、建筑公司、摩托艇厂、运输船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渔民改变了单一捕捞作业,走渔、工、商、贸一体化道路,有38户渔民自己造船。

  今年65岁的马松级祖孙三代都从事渔船修造业,他说,他的家族以前一直制造渔船,每年大概制造20多艘,随着渔船的升级改造,他家才从造船转为修船,如今子承父业,继续以此谋生。

  马炳裕是马松级的宗亲,从小受先辈的影响,对渔船修造业怀有特殊感情。15年前,他回到家乡投资办起占地20多亩的台山市横山永嘉渔船修造厂,现有工人40多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顶着高温工作,四艘钢质渔船和两艘木质渔船已成型。马炳裕告诉记者,他们年产渔船10多艘,都是本地渔民投资的大马力渔船。“有了这些大渔船,渔民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他们出海捕捞风险也会降低不少。”马炳裕自豪地说。

  蚝油原汁原味的土特产

  71岁的退休干部杨金旺告诉记者,横山地处台山市汶村镇镇海湾,咸淡水交汇,水质肥美,滩涂开阔,为蚝业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早在民国初年,在横山地区开设的蚝厂就有10多家。蚝油蚝豉等产品由挑夫挑到开平的金鸡、赤水等地,然后经水路运出江门,再由江门的商家销售到省、港、澳等地。横山蚝油是晒制蚝豉的副产品,不加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食品。制作过程是先把蚝肉煮熟晒制蚝豉,剩下的蚝汤便用文火煮烧。在煮烧时必须揭开锅盖,直至乳白色的蚝汤浓缩至金黄色,每50公斤蚝肉煮出的蚝油只能炼成蚝油3公斤左右,因而味道极为鲜美,原汁原味。

  横山蚝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五邑地区一些海外华侨委托亲友捎带的土特产,指名要横山原装蚝油。

  点评

  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

  黄尔周(《台山年鉴》副主编)

  随着大广海湾战略的提升,汶村镇作为大广海湾三大湾区之一——镇海湾区的所在地,也面临着新的巨大发展机遇。

  横山渔港的船舶工业、海洋渔业和浅海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随着海洋经济重点的转移,必将有力推动汶村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今后,横山渔港也随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必将成为地方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

分享到: